首页 > 智库建设 > 学术活动

人工智能与哲学社会科学双向赋能座谈会在宁举行

发布时间: 2025-03-28 15:59:00   来源: 紫金山新闻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327日,“人工智能与哲学社会科学双向赋能”江苏省热点难点专家座谈会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长三角地区社科联、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金陵,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哲学社会科学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雄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黄有方,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邢纪红,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赵志强,南京理工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李千目、国机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伟做主旨报告。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南京市社科院院长曹劲松,南京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骏分别担任主持。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双向赋能是文明跃升的关键动力,需以人文立场校准技术方向,构建“人文-技术”共生生态。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雄强调,高校应发挥学科交叉优势,为智能时代培养复合型人才。

    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发表了前沿见解: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主任柴天佑以《工业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与协同》为题,聚焦智能制造的技术突破方向;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黄有方立足《AI时代新文科建设的发展重点》,提出新文科教育的革新路径;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邢纪红围绕《哲学社会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双向赋能》,探讨人文学科与技术的价值互构;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党委书记赵志强聚焦《人工智能时代集成科技创新资源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探索实践》,解析科技资源赋能产业的江苏实践;南京理工大学科研院副院长、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千目以《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现代化》为主题,阐述智能技术驱动教育变革的前沿思考;国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通过《乘“数”之势,聚“智”兴农——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探索》,勾勒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蓝。


成贤(未来城市)实验室在会上正式揭牌。该实验室由南京市社科联(院),东南大学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可持续产业园区发展与规划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元实验室,中国船舶第八研究院,江苏开放大学,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联合组建,旨在基于AI定义未来城市的知识架构和学习进化,立足城市场景,围绕政府供给侧、行业用户侧、空间边缘侧,分别从感知层、交互层、决策层进行泛在的产品研发验证,逐步搭建“空天地水、车路能云、港产城数”全态势感知的开源生态。

会议发布了“人工智能与哲学社会科学双向赋能南京共识”,呼吁在把握时代脉搏、强化价值引领、注重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发展四个方面形成社会共识。

本次座谈会汇聚政产学研多方智慧,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践案例分享,为人工智能与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助力江苏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中“打头阵”,赋能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会议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南京理工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