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衰弱不是自然衰老,它像‘纸糊的船’,看似无明显异常,却经不住一点外界刺激,不过通过早期干预能有效逆转!”8月27日,由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南京社区科普大学”精品课堂,走进溧水区石湫街道上方村,为当地老年人带来一场关于老年衰弱预防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是江苏省社科联社科普及资助项目,石湫中心卫生院主任医师葛声云担任主讲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老人们揭开“老年衰弱”的神秘面纱,掌握科学预防方法。
讲座现场,葛声云以“老年衰弱——不容忽视的‘隐形杀手’”为主题,从身边案例切入:“70岁的李大爷两年间体力变差、走路变慢,一年体重轻了十来斤,检查却没发现异常,其实他可能已出现老年衰弱综合征。”这一贴近生活的例子,瞬间引发在场老人的共鸣。随后,葛声云详细讲解老年衰弱的定义——它是与增龄相关的老年综合征,会导致老人生理储备下降、抗应激能力减退,还通过对比“自然衰老像历经风雨仍屹立的老树,衰弱像经不起小波浪的纸糊船”,让老人们清晰区分“衰老”与“衰弱”的不同,明确衰弱具有“可干预、可逆转”的特点。
针对老人们最关心的“怎么判断自己是否衰弱”“如何预防”等问题,葛声云给出了实用解答。她现场传授“5项自我检测法”,让老人快速自查,初步判断自身处于“无衰弱”“衰弱前期”还是“衰弱”状态。
在预防干预环节,葛声云从运动、营养、心理等多方面给出方案。她强调运动是预防衰弱的首选,推荐老人结合抗阻运动、有氧运动、平衡运动和柔韧性运动;饮食上,结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教老人用“一只手”估算食物重量;同时,她还分享了认知训练小游戏和预防跌倒技巧,全方位帮助老人构建衰弱预防体系。
讲座中,葛声云还通过数据让老人们重视衰弱问题:“我国60岁及以上社区老人衰弱患病率约10%,85岁以上老人达25%,住院老人更是超30%,还有超26%的老人处于可干预的衰弱前期。”她提醒,出现乏力、体重下降、步速变慢等症状时,要及时排查器质性疾病和衰弱风险,避免因忽视导致失能、跌倒等严重后果。
现场老人听得格外认真,讲座结束后,72岁的李大爷感慨道,这样的“家门口科普课”,让他对老年健康有了全新认识,也更有信心管理好自己的身体。
石湫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及石湫中心卫生院也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开展更多老年健康科普活动,把“家门口的健康课堂”办得更实、更暖,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