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库建设 > 学术活动

共话文化传承与创新 长江文化时代价值研究座谈会在江苏南京举行

发布时间: 2024-06-14 18:09:00   来源: 市社科联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66日,由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南京市文投集团、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主办的长江文化时代价值研究座谈会在江苏南京举行,座谈会聚焦长江文化实践创新,研讨长江文化时代价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重点,并围绕“研究现状分析、时代价值发掘、重点项目合作”,深入共商、共话长江文化研究的理论聚焦点和实践发力点。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曹劲松主持会议。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从文化发展战略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创新对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长江文化不仅是地域文化的代表,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并通过文化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策略融合,促进文化创新,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智库发展研究会理事长王佳宁从长江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分享了近年来长江文化研究的成果和发展方向。他指出,在长江文化保护传承中,存在决策层与学术界脱节的问题。长江文化研究不能仅关注文化本身,还应广泛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他提出,要进一步梳理研究前沿、整合资源、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建议,促进长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

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戴珩呼吁加强对长江文化时代价值的深入挖掘和传播,以服务于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他提出,学者们应更务实地研究长江的地形地貌、山川风物以及这些自然因素对人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他认为,长江文化所蕴含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等,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他还提到,目前对长江文化的研究和呈现尚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的工作来展现其时代价值。

安徽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吴树新以安徽省为例,介绍了长江文化在地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强调了长江文化对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分享了安徽省在长江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和经验,并提出了通过加强跨区域合作、整合资源等方式促进长江文化繁荣发展的思路。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新茹从江苏长江文化的特色出发,探讨了江苏在长江文化建设中的实践和经验。她强调了长江文化的多元共生、创新进取、厚德载物等特点,并提出要建设具有长江文化特色的场景空间,打造爆款文化产品,并开展长江文化年度活动,以具体行动推动长江文化的繁荣发展。

西华大学法学与社会学院教授汪灏从法学角度探讨了长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他强调了立法在长江文化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等方式促进长江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

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以数字化手段保护和传承长江文化,对于提升长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南京国有文化企业的代表,南京市文投集团副总经理、文都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现场重点介绍了该集团在文化数字化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他分享了文投集团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成果,提出了通过科技和文化创新推动中华现代文明发展的思路。

近年来,南京致力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同时注重保护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的内涵。为了进一步推动长江文化的繁荣发展,南京在2021年底启动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并通过一系列切实举措,促进长江文化的综合性传承与发展。此外,南京还积极整合资源,搭建长江文化共建共享的平台,通过成立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发布相关指数报告、出版蓝皮书以及举办研讨会和学术论坛等方式,增进不同地区和城市之间的学术交流,推动长江文化的研究,以期为文化建设、城市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汪晓燕在座谈会致辞中表示。

长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田泽新认为长江文化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传承和弘扬长江文化,可以培育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强调,对长江文化的研究需要深入挖掘其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还呼吁加强不同领域、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长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据悉,南京是万里长江入苏第一站,长江南京段全长97公里。近年来,南京坚决扛起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重大责任,扎实推动南京段长江文化传承发展。成立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形成《长江文化发展蓝皮书2022-2023》《中国·长江文化发展城市指数报告2023》等一批重点研究成果。本次座谈会还就新一年度长江文化蓝皮书的重点方向和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