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院新闻 > 专题活动

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以文会友 流域城市共话长江文化

发布时间: 2024-12-10 09:31:00   来源: 新华财经   字体大小:【】【】【】   浏览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作为第四届长江文化学术研讨会暨2024长江文化促进会学术年会的重要议程之一,128日,由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承办的长江文化发展报告平行论坛在湖北武汉召开。来自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等地区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为长江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图为平行论坛现场

重庆智库暨大运河智库创始人、长江国家战略研究院院长王佳宁从顶层设计导航定向、四大板块各自布局、六大战略从容铺排、改革载体靶向施策、开放平台有的放矢、预期规划展示愿景等六方面提出“十五五”时期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新路径。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吴树新结合马鞍山、池州、芜湖、铜陵、安庆等沿江五市长江文化特色实践分享了安徽系统推进长江文化发展的工作路径,并从彰显文化魅力、提升文化价值、增强文化张力等方面提出了发掘弘扬长江文化时代价值的思考。

四川省西华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导汪灏从三方面总结了四川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基本经验:一是以活态传承为抓手,完善长江流域文化保护存续体系;二是以样本打造为抓手,呈现流域段长江文化丰富内涵;三是以优秀民族文化挖掘为抓手,彰显多元一体特色文化。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大江学术》编辑部执行主编王光艳从政策引领与规划编制先行、文明研究与成果推广并重、总结经验与建设推进并重、调查研究与主动作为并重、绿色发展与营造氛围并重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湖北开展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典型经验。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发展所副研究员何淼结合南京实践,提出了长江文化赋能南京城市更新的未来着力点:一是要注入场所精神,从保护长江文化资源到营建长江文化空间;二是要增加文化温度,从升级滨水公共空间到创造亲江生活方式;三是要构建增长极点,从打造长江文旅项目到构建长江人文经济。

苏州城市学院太湖研究院副院长、苏州石湖智库副理事长陈璇从科学谋划、对外交流、产业赋能、生态优先四方面提出长江文化建设路径与策略,期望长江苏州段能成为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的重要地标、中外人文交流的前沿窗口、文化引领区域发展的示范基地和山水人城相亲共融的幸福家园。

安徽省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周霍祁从“一带”“两圈”“三园”空间布局介绍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马鞍山段建设路径:一是立足文旅融合发展和传统利用,构建长江文化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带;二是立足管控保护,建设凌家滩人类文明起源圈、采石矶-浮沙圩长江生态文明发展圈;三是立足地域特色文化展示,打造采石矶长江文化展示园、凌家滩文化展示园、马钢绿色钢铁主题展示园。

湖北省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科副科长何中源以宜昌博物馆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为例,介绍了宜昌历史文化传播的新尝试,如打破“文物博物馆”固式思维、突破展厅展柜的传统展示方式、打造实用性更强的文创产品、文创商店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沉浸式打卡体验宜昌老城历史、让公共空间满足更多群众需求等。

2022年,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建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作为南京长江文化新型智库,研究院始终秉持“挖掘历史底蕴,弘扬时代价值”的宗旨,致力于构建长江文化研究与交流的国家级平台。依托研究院,近年来南京广泛组织全国专家学者围绕长江文化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式研究,连续两年发布《长江文化蓝皮书》,为推动长江文化繁荣兴盛贡献了重要智慧和力量。研究院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理念,深化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合作,不断探索长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新路径。(余伟婷)

编辑:赵鼎